霍尔效应V 是什么,什么是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用公式表示为:E=KBIcosθ。E为霍尔效应电压,单位为伏特(V);I是霍尔器件的工作电流,单位为安培(A);B是外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的,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
霍尔元件的灵敏度与霍尔系数成正比,而与霍尔元件的厚度δ成反比,即KH=RH/δ,单位为mV/(mA。霍尔系数计算公式:Rh=Uhd/IsB,Uh:霍尔电压,标准单位(知SI)是:伏特,符号:V;d:霍尔样品沿着磁场的尺寸,标准单位(SI)是:米,符号:m;Is。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一现象便是霍尔效应。
霍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描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中受到的力的关系。根据霍尔定律,当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霍尔效应公式推导:设载流子的电荷量为q,沿电流方向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的载流子数为n,垂直电流方向导体板的横向宽度为a。建议所有的单位都化作标准国际单位。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维安网络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