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补偿原理,串联电容补偿原理

电力电容器的结构与补偿原理电力电容器的种类电力电容器的种类很多,按其运行的额定电压,分为高压电容器和低压电容器,额定电压在1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容器,1kV以下的称为低压电容器。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并联电容器,这里以并联电容器为主要学习对象,低压电力电容器的结构低压电力电容器主要由芯子、外壳和出线端等几部分组成。

电容补偿原理

电容极板的引线经串、并联后引至出线瓷套管下端的出线连接片。电容器的金属外壳用密封的钢板焊接而成,外壳上装有出线绝缘套管、吊攀和接地螺钉,外壳内充以绝缘介质油。出线端由出线套管、出线连接片等元件构成。电力电容器的型号电力电容器的型号含义按照以下方式表示当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使用时,常用其无功功率表示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var或kvar其额定电压用kV表示,通常有0.23kV、0.4kV、6.3kV和10.5kV等。

电容补偿原理1、电容无功补偿

这个问题理论上解释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产生无功的可能情况非常多。现在按你的思路来解释反而比较通俗易懂,用户的实际负载状况不完全是纯电阻(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载一般是感性的)的时候,就产生你所理解:电源把水倒进感性水桶,然后感性水桶里的水在反流到电源,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电流会经过电线从而产生损耗,电力称之为线损,显然水流越大线损越大。

电容补偿原理2、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原理

当电网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阻性电气设备如白炽灯、电热器等从电网上获得的功率P等于电压U和电流I的乘积,即:PU×I。电感性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由于在运行时需要建立磁场,此时所消耗的能量不能转化为有功功率,故被称为无功功率Q。此时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φ。在选择变配电设备时所根据的是视在功率S,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无功功率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功率因数:cosfP/S无功功率的传输加重了电网负荷,使电网损耗增加,系统电压下降。

电容补偿原理3、并联电容器补偿原理

在进行电容器容量选择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无功补偿的设计规定:1.无功补偿设计基本要求(1)应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并通过合理的选择线缆及敷设方式等措施,减少线路感抗以提高用户的自然功率因数。如采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措施后仍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无功补偿;(2)合理设计补偿容量,避免过补偿,不得向电网输倒送无功;(3)10kV及以下无功补偿宜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4)补偿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

有谐波源的用户在装设低压电容器时,宜采取措施,避免谐波污染。2.无功补偿装置的设置,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方式的选择,从而使得补偿更加经济、合理、可靠(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手动投切的无功补偿装置:1)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2)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3)经常投入运行的变压器或配、变电所内投切次数较少的10kV电容器组。